古今传奇 智勇双全攀华山

09月30日 571次浏览 发表评论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华山的险峻。

大块的花岗岩拔地而起,岩壁表面大多与地面呈70度、甚至90度角。仅从千尺幢、百尺峡、天梯、鹞子翻身这些名字中,就能初窥华山道路之险。譬如千尺幢,就是山崖中的一道缝,山路仿佛悬梯一般。

如今,对于有意游览华山的游客,乘坐缆车自然是最轻松省力的选择。当然,人们也可以通过经过修整的步道步行上山,像古人一样享受登山的乐趣。

实际上,华山早早便与登山、乃至攀岩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空栈道人称“华山第一天险”,这条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上的悬空步道,上下全是悬崖绝壁。相传这个栈道由道教华山派的创始人贺志真开凿,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按照传说,贺志真在1276年从甘肃来到华山,在玉泉院西建立了全真观。在那之后,贺志真开始攀登华山主峰,开山凿洞,长空栈道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在那之后,又有无数文人墨客登上华山,感慨华山的险峻与攀登之难。正如清代的袁枚在《登华山》一诗中所写:“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军八勇士“智取华山”的过程中,攀岩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9年5月中旬,被解放军重创的国民党保安第六旅旅长兼第八区专员韩子佩率残部400余人逃上华山,企图凭借华山天险负隅顽抗。华山的东西南三面均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只有北面可以上山,即常言所说的“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且这条路也是异常艰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国民党残军以为只要守住北峰的一条路,就能守住华山。而解放军经过秘密探访,在华山东猩猩沟两岔口找到了一个名叫王银生的猎户,这名猎户介绍了从华山东峰爬到山顶的路线。6月13日,八名解放军从华山东峰登山,通过攀爬绝壁的方式绕道北峰,最终成功攻下华山。智取华山一役,也成为解放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如今的华山,已经成为国内户外运动爱好者趋之若鹜的重要目的地。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洁表示:“华山奇险峻秀,是非常适合自然岩壁挑战的地点,也非常适合勇敢者挑战。”

华山位于中纬度及低海拔地区,而且地质环境稳定。其所拥有的花岗岩大岩壁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岩壁的裂缝系统稳定,非常适合攀爬。

虽说攀岩运动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的小众运动,但对从事攀岩的运动员和攀岩爱好者来说,华山与攀岩运动的关系匪浅,是一座提起攀岩就必然会被提及的名山大川。比如参加本次大岩壁结组挑战的王志明就说,华山是“太多中国攀岩人的寄托”。

实际上,华山与攀岩很早就结下了缘分。1997年,中国登山协会把华山确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1999年,法国登山联合会曾派出攀岩专家来到华山,在天然岩壁上开辟了7条攀岩线路,为华山开展攀岩旅游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华山在举办攀岩赛事方面也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早在1997和1998年,华山就分别举办过总体水平非常高的全国攀岩锦标赛和国际攀岩邀请赛。2000年9月1日,全国攀岩精英赛在华山的自然岩壁上进行。在那之后,不断有来自国内外的攀岩高手向华山绝壁发起挑战。到2018年时,华山的仙峪景区还举办了“丝路巅峰”陕西华山国家攀岩定向赛。当时的比赛吸引了来自美国、捷克、波兰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攀岩选手参赛。那一次比赛充分利用了华山的人工岩壁,同时创造性地融入了山地定向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可以说,华山景区已经为未来举办更多的攀岩比赛打好了基础,整体上形成了有利于攀岩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而此次2020华山自然岩壁攀登公开赛让比赛场地回到了大自然,尤其是其中极具特色的大岩壁结组挑战赛,观众不仅看到了运动员向极限发起挑战的拼搏精神,而且也看到了华山壮美秀丽的风景。自然风光与体育精神在本次比赛中得到了完美结合,而这势必会在华山景区发展攀岩运动及体育经济、体育旅游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这是运动员第一次真正挑战华山的大岩壁,放在过去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这样说道,“对所有攀岩运动员和爱好者来说,他们都愿意找到这些特别美丽、特别漂亮的地方攀登。重要的是,首先要有人去展示一个地方是可以攀登的。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比赛就能告诉大家,华山是可以进行攀岩运动的。”

随着攀岩运动进入奥运会,公众对攀岩运动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存在爆发式增长的可能。通过本次华山自然岩壁攀岩系列赛的成功举办,加上2021年即将在陕西举办的十四届全运会,华山、乃至渭南的攀岩及户外运动发展,仍有无限潜力可挖。


猜你喜欢